2017年,面對綜合成本較高、國際競爭壓力較大的內外環境,紡織行業仍堅持加快推動轉型升級、推動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不斷培育行業發展的新動能。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和“三品”戰略有效實施,在國家宏觀穩步向好、中觀動力充足的助推下,紡織行業總體呈現“穩中向好、質效領跑”的特征。
不少紡機企業負責人反映,2017年行業發展總體好于預期。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全國紡織機械行業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等經濟指標同比呈現出兩位數的增長。
梳理2017年紡機行業發展的經歷,我們發現這一年,行業發生了許多變化。這些變化不僅表現在全行業不少品類產品的銷售創造了最好的銷售記錄,而且行業的智能化、跨界發展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當然,這一年的行業發展也并非都是一路“高歌猛進”,優勢企業發展越來越好、劣勢企業越來越壞的“兩級分化”趨勢也更加明顯。
2018年,紡機行業到底會怎樣發展?不少企業家,不少經濟人士依然認為今年會面臨許多不確定性和困難。當然,我們也有充足的理由相信,2018年優勢企業依然會幾無懸念地實現平穩增長。不過,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王樹田還是希望企業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行業發展還有很多不足,不要被現在的樂觀景象蒙蔽,忽略掉與最高級別對手的差距,盲目認為自己已經處于“山峰頂端”,其實我們仍處于攀登的過程中,在“登頂”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智能裝備迎來新機遇
傳統紡織如何注入新的活力,實現新的飛躍,一直都是大家普遍關注的重點和焦點。裝備技術的提升、生產工藝的改進、研發成果的轉化等方式和手段都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持續增加,技術工人流動速度不斷加快,紡織企業對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在這種背景下,智能制造正在成為行業新一輪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智能化裝備不僅可以節省用工、提高生產效率,而且還可以憑借可靠、穩定的產品質量為企業贏得更具有競爭優勢的市場。
近年來我國紡織行業在智能制造方面已經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智能裝備不僅能根據消費者的個人喜好完成產品推薦,而且還能有效與消費者完成面對面的調查,既可助力終端銷售,又能精準為品牌營銷提供策略幫助。隨著江蘇大生、寧夏如意、山東華興、魏橋集團、天虹紡織等國內知名紡織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紡紗車間的建成,自動化紡紗裝備逐漸走進了紡織人的日常生產中。高大上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正在改變著紡織企業生產方式落后的現狀,使紡織行業搖身變為了高科技產業中的一員,并為行業進一步吸引人才,解決招工難等瓶頸問題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解決方案。2018年,智能制造、跨界融合發展工作將繼續推進,為我們實現傳統紡織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間。
國際化發展成為共識
近幾年,隨著國產設備制造水平的飛速提升,中國制造逐漸得到了國際客戶的認可,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重視國外市場。許多企業的外銷占比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在印尼、印度、孟加拉等國家舉辦的紡織機械展正在受到眾多企業的關注,并獲得了眾多當地客戶的認可和肯定。統計數字表明,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共向17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紡織機械產品。其中,出口到印度、越南、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占出口總額的52.38%。
實際上,2017年中國紡機企業抱團走出的步伐仍在加快。比如,2017年12月在印度首次舉辦的紡織機械展覽會上,中紡機集團、太平洋機電、賽特環球、重慶金貓、常熟紡機等近百家中國紡機企業抱團參展。印度一直是我們最大的貿易伙伴,化纖機械、紡紗機械、織造機械、輔助裝置及零配件、非織造布機械的出口漲幅均高于平均水平。
2018年,紡機行業的一件大事就是2018年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目前,紡機協會各產業部招展工作已經全面展開,除了提醒企業及時報名外,還會從全局考慮市場需求的重點,給企業以專業性建議。2018年紡機展上會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工作,就知識產權做一些國際范圍內的活動,借鑒國外先進理念,并與之展開合作。2018年所有某些領域、產品可能面臨較大起伏,企業需要做好準備。
節能降耗成為“標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將成為今后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
節能減排、降耗是國家宏觀政策的要求和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環保執法力度的不斷增大,不少紡織印染企業被迫關停或者停產整頓。另外,由于綠色供應鏈的市場壓力,紡織印染企業也被迫提檔升級,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他們不斷加大自身節能減降耗的挖潛能力,向節能減排要利潤。2018年,具有節能降耗功能的紡機裝備正在成為紡企的“標配”。紡機企業也確實感受到了這種變化和需求。